
思想教育
“美丽家乡随手拍”优秀摄影作品展
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讴歌美丽家乡山川美景和人文风情,由学工部主办、丝绸之路协会承办开展了2022年“美丽家乡随手拍”摄影作品评比活动。现将优秀获奖作品展示如下。
《屋脊的雪》
作者:李佳莉
作品简介:甘肃兰州,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之一,是中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有着“两山夹一河”的特殊地形。兰州位于第一阶梯之上,海拔千米有余,属于中国“屋脊”上的一颗明珠。特殊的地形遮挡,深入内陆远离沿海,降水十分稀少。在这样一座黄河上游的工业城市,这里的发展也十分喜人。瑞雪兆丰年,这是兰州2022年农历新年后的第一场雪,也为这里的农业生产开了好头。连绵的雪山与拔地而起的高楼相互映衬,似乎有一种奇异的和谐。“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希望大家可以来到这个充满热情的城市,从这里开始,感受丝绸文明。
《乌镇——从前慢》
作者:沈晨阳
作品简介:“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半生在外漂泊,木心对故乡怀着的情感说如何复杂都不为过。于我而言,乡愁就是这水乡中的一条小船,不论怎么游,始终是绕不开这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乌镇的光景总是缓缓慢慢的,像它的风,似它的水,怎么也让人看不够。千年前与丝路的渊源,就始于这鱼米之乡,蚕桑之乡,纵使时光荏苒,如今她已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在新的丝绸之路上焕发新的光彩,只要我乘一艘小船,顺着河水飘荡,仍可感受她的宁静和温柔,仿佛身处尘世间的净土,不想离开。
《山云雪,草木石》
作者:库特比亚·买买提
作品简介:喀尔里克冰川位于新疆哈密境内,属于横卧东疆大地东天山山脉的一个山峰,海拔4888米。它形成的流域穿过辽阔的沃野,缓缓地流向了天山南北大片肥沃的土地,它是几十万哈密人民的生命源泉,也是几十万哈密人民赖以生存的资源。由于全球变暖,冰川上的雪早已不像从前。但通过山云雪,草木石的痕迹还是能感觉到它从前的模样。山水是自然赐给人类的礼物,人类虽在自然面前如颗粒般渺小,但从未停止过探索其中奥妙。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响应全国,山水在滋养我们的同时,我们也开始守护这份恩赐。希望无论多少年后,山还是山,云还是云,雪还是雪。每一颗草、每一寸木、每一粒石都能铭记山云雪的足迹。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作者:王潇宇
作品简介:清代姚鼐有言:“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远处的山间树林像是敷上了一层盐似的落满了雪,苍绿的植被,白色的落雪,奔涌的云气,一同勾勒出了一幅桃花源记中的出世田园之景,不由使人心驰神往、思绪纷飞。
《SHANGHAI·云巅之上》
作者:李思语
作品简介:这张照片是在亚洲第二高楼——上海中心上拍摄的,在寸土寸金的陆家嘴,高楼耸立早已不稀奇,但身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楼的上海中心,却让这个黄金商圈又多出一道“生长的天际线”。踏入与地面垂直距离546米的118层观光厅和距地552米的119层观光厅,360度收揽魔都巅峰美景,置身云端之上,纵览浦江两岸。黄浦江这岸的是上海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厦等高楼林立,江对面是相对较矮的建筑群。一高一低显得这张照片更加错落有致。蜿蜒曲折的黄浦江为这张图片增加了线条感。当时乌云密布,天空和江面都呈现灰蓝色,搭配上银白色玻璃建筑闪着耀眼的亮光,更显得上海这座繁华之城更加精致和璀璨。
《海阔天空》
作者:于志成
作品简介:山东威海是一座面积不大却精致精美的城市,一直都在我的十佳宜居城市中占有一席之地,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享受着大海的馈赠,酷暑之时吹海风,严冬之时听海声。美好的生态环境,让住在这里的人们时时刻刻都能看到湛蓝的天空与绵白的云朵,蓝天白云之下生活的人们,必定幸福美满。
《薄暮》
作者:向怡然
作品简介:拍摄于重庆南山风景区,华灯初上时。
《暮色万佛塔》
作者:潘璐瑶
作品简介:万佛塔,老金华城地标性建筑,始建于北宋嘉佑七年(1062)至治平元年(1064)之间。原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区塔下寺的山坡上,九层八角楼阁式砖木结构建筑,由佛僧居政倡导建成,初名叫“密印寺塔”。因塔身外壁上半部的每块砖上雕有不同的精美如来佛像,一排排地结跏趺坐在莲台上,期数万计,故称“万佛塔”。由于建造时间早,塔身层次多,规模高大,雕饰华丽,誉满东南,素有‘浙江第一塔’之称,抗战期间被拆,2014年启动复建,2019年12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
《触摸那片蔚蓝》
作者:阿依库特·库尔班
作品简介:生活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家乡的烟火气。想念家乡的傍晚、想念家乡的那片蔚蓝的天空、想念家乡的一切。家乡的白云,是那样顽皮、是那样可爱、是那样有趣。家乡的晚霞更是令人心动,晚霞满天,一片又一片的火烧云,把天空织成美丽的锦缎,呈现一副绮丽的奇景,晚霞最美的颜色还是那耀眼的金红,它装扮着天空和大地。太阳最耀眼时就是我对你最深的爱,月光最亮时就是我对你最深的思念!我爱我的家乡!
《“阿拉”博物馆 》
作者:阮晨
作品简介:宁波博物馆又名鄞州博物馆,“阿拉”在宁波方言中代表“我们”。建筑造型抽象,外立面用了不少当时宁波市旧房拆迁后留下的残砖碎瓦。与这座城市的年纪相仿的瓦爿墙所筑造的震撼,宁波博物馆像泊在岸上的船,这艘经典之作由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获奖者王澍掌舵驶入世界建筑青史。作为其“新乡土主义”风格的代表作,“阿拉”博物馆回溯宁波城市原点,展现千年历史遗珍,从明州到宁波,博物馆用一件件文物向世人呈现了这座城1200年的历史印记——“汇流”——宁波建城1200年特展”。
《冬宜密雪》
作者:娜扎开提·阿不来提
作品简介:冬宜密雪 待凛冬离去 雪融草青。相信一定会有新的相逢将温暖延续。
《众山小》
作者:吴璐瑜
作品简介:浙江台州仙居县原名永安,山川秀丽,兼有天台的幽深和雁荡的奇崛。仙居,顾名思义,山清水秀,神仙居处之地,想必仙气飘飘、令人乐不思蜀。而神仙居,仙居最著名的景点,其壮丽巍峨、鬼斧神工是大自然的馈赠。一路拾级而上,盛夏时节,天刚放晴,稍显霁色,身边郁郁葱葱的绿意在雨水的润色下仿佛都蒙上了一层轻薄的纱,让人感觉触不可及。脚下是平整又崎岖的山路,人为铺出的道路延伸至云雾缭绕的山中,但凹凸不平、形状各异的石块在脚下,提醒着行人注意前路。驻足于遗址前,望着那孤峰,双手合十,浮燥的内心瞬间平静,淡淡的水雾环身令人恍如置身香火缭绕的普陀寺中,耳畔竟传来似有若无的钟声,仿佛又看见那一方净土,三柱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