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辅导员工作室
“未来父母”教育工作室第3期学员开班仪式暨课程第一讲顺利举行
3月29日上午,浙江师范大学“未来父母”教育工作室第3期学员开班仪式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党员之家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亚萍,工作室导师代表、浙江省白水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泉、资深媒体记者沈黎勇出席,工作室全体辅导员、课程助教及第3期学员共同参加,仪式由工作室负责人、物电学院党委副书记阮敏尔主持。
(开班仪式)
王亚萍在开班仪式上发表讲话,她深入阐述了家庭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价值,强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在孩子情感培育、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引导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她指出,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已形成“理论学习+实践指导+课题研究”的培养模式,建立“学员-陪伴师”学习共同体制度,并通过组织家庭教育公益服务活动,引导学员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教育是一项需要情怀与智慧的事业。”王亚萍寄语全体学员,希望大家以“未来父母”的责任担当,掌握科学育儿理念,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为培养优秀的下一代作出积极贡献。
(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亚萍讲话)
阮敏尔宣读了第3期学员名单、《工作室管理制度》,简要介绍了本期课程班情况。
工作室聘任了10位导师、10位陪伴师及2名助教。
(导师、陪伴师”、助教聘任仪式)
学员与陪伴师举行“学习共同体”结对仪式。
(“学员-陪伴师”学习共同体结对仪式)
工作室还与浙江省白水教育科学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共促工作室建设与发展。
(合作签约仪式)
(与会领导、老师与学员合影留念)
(浙江省白水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泉授课)
(课堂互动、交流)
开班仪式后,方泉老师以“家庭教育法律法规解读与个案辅导‘七步曲'与实操”为主题授课。他解读了国家关于家庭教育的法律法规,阐述了家庭教育指导的现实意义。强调“情感是关系的底色”,通过互动分享,教授学员观察、倾听与回应的技巧。还介绍了家庭教育指导的四种形式,并重点就个案辅导“七步曲”进行了详细说明。